【光明时报评】用红火照亮青春之旅
作者:bet356官网首页日期:2025/11/09 浏览:
作者:陆文(常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)
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,明确在全国高校开展“立志报国强国大志,做勇敢担当的奋斗者”宣传教育活动。要求努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用好中华红色资源和伟大传统文化资源,引导广大学子不断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,为现代青年书写创新答卷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红色基因一定要传承。中华民族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,经历了多少次起义,创造了多少奇迹。我们要提醒后人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。我们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和道路。在我们党的漫长征程中,青年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。新时代、新征程,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大责任。弘扬红色基因传承,可以让新时代青年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,坚定信念,勇担使命,激励奋斗,让青年在奉献母亲、奉献人民的事业中绽放出更好的光芒。
红色文化就像一盏精神灯塔,照亮了年轻人的人生旅途,树立了远大志向。革命战争年代,面对民族危亡,青年学子用知识探索救国真理,或采取行动投身革命实践。他们有的漂洋过海刻苦学习,有的毅然奔赴斗争第一线。革命先驱l像李大钊、方志敏这样的青年人,他们的个人命运就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。这种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血液中,像一团不灭的火焰,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实现生命的价值。
新时代的青年成长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,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。因此,他们需要培养努力的精神。比如,面对压力,不迷失方向,勇往直前的决心;遇事保持稳定,不轻易放弃目标;不满足于呆在“舒适区”,勇于突破自己等等。
互联网人群为年轻人提供了便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。然而,数字时代,信息错综复杂,多元文化交织碰撞,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等虚假思潮不谋而合。随着年轻人的成长。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青少年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引导。通过对红色历史的系统学习,青少年可以切实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,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历史必然道路,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定立场、认清方向,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,自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。
要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,必须不断弘扬红色文化。要符合年轻人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,紧密结合年轻人成长的现实关切和需求,注重表达方式,让年轻人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。诚信创新,真正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青春的热血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方法上“破冰”,变灌输为接触,为学生沉浸红色文化创造条件和环境。通过开发VR红展厅、模拟剧场历史场景等互动平台,让青少年在游戏中重温历史的温情和深度;借助新媒体矩阵,短视频等年轻人想听、想看的方式,可以实现红色文化的便捷传播和社会分享,将教育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。
它在内容上“打破了围墙”,让红色历史超越时空,与当代年轻人进行心与心的对话。通过猜测革命先辈青年的青春,呈现他们与当代青年同龄的理想抱负,并建立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。把努力精神与青少年面临的现实挑战结合起来,用红色基因的智慧和勇气为青少年的困惑提供答案,把青少年的精神资源变成一部真实的红色历史。
以“破圈”为主题,通过青年群体自身的带动作用,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红色精神的传承中来。鼓励更多年轻人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红色精神,通过“青春讲述青春”的方式,以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历史叙事赢得年轻人的认可,让红色故事闪耀新时代的光辉。
在目标上“破土动工”,不仅要用耳朵、用智力去追求红色知识,更要实现在心里,转化为自觉行动。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乡村振兴、社区服务等活动,让他们通过个人的社会服务实践,体验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。完善评价反馈机制,及时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,确保红色教育真正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动。
“生于盛世,必居于盛世”。青春因激情而闪耀,生活因激情而精彩。传承红色基因,绽放青春光芒,通过奋斗实现人生理想,通过拼搏书写时代辉煌,既是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,也是承担强国伟大责任的必然要求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11月07日第03页)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