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夺取“十四五”】文化发展与旅游结合,为美
作者:bet356官网首页日期:2025/10/24 浏览:
【“十四五”真抓实干】
光明日报记者 卢元珍
火热的“村超联赛”现场,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热情高涨,一场比赛点燃一座城市的旅游;在古朴的乡村小镇,度假游客驻足片刻,品一杯茶,感受“慢旅游”带来的宁静……文化旅游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,创新业态一一涌现,服务质量不断升级。文化旅游已成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,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强大引擎。
双向寻呼助力文化旅游
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,浙江海宁干河街的新物种空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。这个占地 的文化消费综合体近3000平方米,毗邻徐志摩故居,将海宁知名文化、荣誉品牌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转化为游客可消费、可体验的体验。
“传统就是未来,要真正打破本土文化、知名品牌等重要资源的界限,关键是要懂得老资源与新表达方式的平衡,让干河街的诗意成为游客可以参与的日常生活。”物种空间新运营负责人董晓野表示。
无论是充满文化遗产的古镇、街区,还是历史感浓郁的文化博物馆、文物古迹,近年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。人们从“看风景”转向“看文化”,感受到文化给旅行带来的滋养。北京故宫、甘肃敦煌莫高窟、四川三星堆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,各地“博物馆热”持续升温。
在广东,一股热情洋溢的“英语歌舞”红遍海内外;在福建,游客戴着“发夹”走街拍照;在江西景德镇,年轻人用手体验画坯、画青花,体验艺术诞生的全过程……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通过旅游走红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吸引了无数“粉丝”。在湖南湘西,古老的苗绣在文化旅游的带动下正在焕发新的生机:以前,苗绣多为居家佩戴;现在,苗绣多为居家佩戴。如今,传统苗绣图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,服装、箱包等“国潮”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。在非物质文化中l 传承工作坊,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刺绣,聆听刺绣师讲述图案背后的故事。
因为“十四五”,好决策文化领域得到了更充分的探索和利用,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被系统地融入到旅游发展中,民族风格的文化旅游已成为趋势。汉服园林、民族风情集市、有趣的文创深受年轻游客喜爱。 “文化旅游发展和文化旅游提升”双向强化,为文化旅游产业播下新动能、打造新优势。
休闲度假选择更加多元化
夜色渐深,湖北竹溪武陵不夜城的飞檐斗拱笼罩在温暖的灯光下,红灯笼与市场里的烟花相结合。人们沿着石板路漫步,欣赏夜景,参观景点他逛市场,看表演。一幅充满烟花的场景正在徐徐拉开。 “武陵不夜城历史文化深厚,美食丰富,表演精彩,夜游是一次很棒的体验!”来自浙江的游客徐佳说。
夜晚给旅途带来了别样的美丽。近年来,各地夜间经济快速增长,游客开始走上“夜游模式”——沉浸式夜游、光影秀令人陶醉。历史文化街区灯光亮起,让人兴奋不已。夜市、夜间博物馆、24小时书店等场所灯火通明,进一步激发了城市活力。
文化旅游消费链不断延伸,文化旅游新业态一一出现,丰富了人们的出行选择。如今,“带着演出去旅行”、“去一座城市参加一场活动”已成为邪教消费新趋势乌拉尔旅游。数据显示,音乐会、音乐节等大型演出的跨城市上座率超过60%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文化和旅游部新推出国家级旅游集聚区40个、国家级旅游休闲集聚区204个、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345个。省级以上度假休闲街区总数已超过1400个,休闲度假选择更加多元化。
当一个行业繁荣时,所有行业都会繁荣。跨境融合继续最终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。近年来,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、工业、体育等有机融合,培育新的增长点,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。在浙江安吉余村、湖南花苑石本公村等村庄,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着游客。的c文化旅游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,促进乡村振兴。北京首钢园区、四川成都东郊记忆公园等昔日工业遗址,开启了工业旅游。新业态的引入,让老旧空间焕发出新的生机,成为年轻游客争相“打卡”的城市新地标。
旅游服务持续升级
在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景区,游客张晓对景区的智慧旅游服务赞不绝口:“在平台上,不仅可以预约、订票,还有节假日活动节目,还有花果山玩、吃、住的导游,还可以看到真实的山景。不仅如此,景区还打造了一个“智慧旅游”。 文旅数字智人”,可以与游客对话,为游客提供定制化建议,以及新5G“慢直播”等智慧文旅业态,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。
“手机游云南”、“码游贵州”……在不同的地方,科技的强化不断升级文化旅游服务,让旅游目的地变得更加智慧。从目的地选择、行程规划、门票酒店预订,到导航、停车导航、投诉反馈,所有出行需求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解决,让游客轻松探索一座城市。
智慧系统不仅服务于游客,也大大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效率。例如,智能平台可以分析客流状况,改善交通调度,实时监控环境、天气等数据;一些景区的无人巡逻、无人机巡查系统,提高了治安效率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到100%。
文化旅游 旅游设施不断升级。五年来,旅游厕所、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得到优化改造。很多曾经“又脏又乱”的旅游厕所,现在已经成为美丽地方风景的一部分。文化和旅游部启动国内旅游提升计划,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强化旅游福利和便民服务,提高导游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水平,持续开展纠正旅游行业乱象专项行动,推动旅游秩序更加规范。
从硬件到软件,从管理到体验,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文旅产业从“规模扩张”迈向品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发展。
(北京10月22日《光明日报》)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10月23日第01页)
相关文章